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大发预测单双大小技巧 > 新闻动态 >

新闻动态

美军之耻:97辆坦克冲不过一条山谷,了解我军兵力后欲哭无泪

在历经了长达二十年的艰苦奋战后,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最终的凯旋胜利,这是共产党人与全体人民赤胆忠心、呕心沥血的成果,是中华民族崭新征程的篇章。

但在建国之后,国家却并没有迎来长久的太平,各国的轻视挑战接踵而至,中华民族面前的坎坷络绎不绝,等待着克服与历练。

抗美援朝中有这样一场战役,胸有成竹的美军接连派出了97辆坦克,想要凭借强大的武器优势一举夺得志愿军的高地,但却屡屡碰壁连条山谷都没有突破,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我们在当时又驻扎乐多少兵力让美军难进寸步呢?

抗美援朝

1950年11月美军的到来打破了鸭绿江旁惠山镇的宁静,这条狭隘的江边依次站立着诸多美国大兵,他们与中国隔江相望,团长兴致冲冲的向军长阿尔蒙德播报喜讯,声称他已经预见了美军胜利的前景。

事与愿违,也可以说是邪不胜正,短短半个多月,一往无前的志愿军就彻底打破了美国的美梦。弃甲丢盔溃不成军的美国人一路败退到了三八线外,他们百思不得期间,自己的船坚利炮怎么就无法叩开中国坚韧的大门。

展开剩余81%

究其原因是双面性的,首先来看中朝联军,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,苏联对朝鲜的军事援助是十分巨大的,那个年代的顶级武器苏联都会好不吝啬的给予扶持。

就比如T-34坦克,在当时是最为先进的陆战坦克,苏联一次性扶持151辆,大大的增强了朝鲜人民军的陆战力量。

第二就是东北人民军的朝鲜籍战士,在朝鲜战争爆发前,金日成就曾与我国领导人商议过关于朝鲜籍战士归队的事情,我国领导人自然也是欣然同意,这也有了后来五万东北解放军战士转战朝鲜的故事。

然后就是朝鲜军采用的集群战术,所谓集群战术就是集结重型武器表现出排山倒海般的攻势。按照常理来说武器装更为优异的美军应该不会畏惧这种战术,但奈何美军前去针对朝鲜多山的地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,这也导致了后来的战局失利,甚至导致二十四步兵师师长迪安被朝鲜人民军俘获。

而美军自身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,美军虽然武器装备先进强大,但自身兵力却严重不足。美国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,先进武器自然是应有尽有。

但庞大的武器数量随之对应的就是充沛的后勤力量,二战结束时,美军的后勤人数与作战人数比例,几乎是达到了4/6。

这样的作战方式让美军在朝鲜战场中吃了大亏,但狡猾的美军在战后屡屡改进,想到了一个全新的战策,那就是坦克劈入法。

正面进攻

所谓坦克劈入法,与集群战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,就是集结一个师的几十辆坦克,配合上步兵以及战机对志愿军展开进攻,从而达到插入志愿军阵地后方的效果。

这个战术乍一听着实让人拍案叫绝,但当应用在战场时却不尽人意,甚至很快就被美军启用,而巧妙化解美军战术的正是曹玉清所率领的20兵团68军204师。

让我们首先看一下战役爆发点文登川的具体战略位置,它位于朝鲜中部地区,南北走向贯穿整个朝鲜战场,同时中间还穿插着一条公路,可以说掌握了文登川,就掌握了朝鲜战场的主动权。

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员范弗利特在军事会议中明确表示,为了掌握朝鲜战争的主动权,一定要将文登川地区紧紧握在手中。范弗利特此人的作战特点十分鲜明,就是不计投入的超大弹药量来实现火力覆盖,让敌人毫无还手之力。

在战机大炮的掩护下,坦克的推进下,美军沿着文登公路一路高歌猛进,对志愿军战士们展开了狂轰滥炸。志愿军战士刚刚与朝鲜军换防完毕,此时装备尚有不足,只能使用最基本的反坦克手榴弹等进行反击,其效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。

当时美军利用强大的火力对志愿军的阵地进行分割,步兵随后赶到完成对阵地的占领,白天志愿军根本无法在漫天炮弹面前取得便宜,于是只能白天丢失阵地,再利用夜战抢夺回来。

一夫当关

十月份的文登川战役最为凶险,志愿军战士们第一次接触如此庞大的坦克部队,作战经验十分匮乏,三番五次都让美军坦克溜到了我方阵地,还是靠着炮兵队伍的敏捷反应才躲过一劫。

不过在作战过程中,204师也发现了美军的一些缺点,美国人的坦克虽然横冲直撞无可匹敌,但美国士兵却在生死面前十分惜命,很少有人会为了战局的胜利主动献出生命。

发现这个缺点后,战士们也重新调整火力,将主要进攻方向放在了敌人的步兵身上,毕竟这才是我方丢失阵地的关键。几次下来对美军步兵造成了巨大伤亡,果然巨大的影响到了美军的攻势,步兵不敢上前,坦克也只能作无谓的冲锋。

除此之外,面对司令员范弗利特汹涌的火力,战士们在捕捉到了规律之后也机智地选择到了躲在防空洞内,等敌人重武器靠近后再做出反击,既减少了伤亡,也对敌人造成了巨大阻碍。

最终屡战屡败停滞不前的美军放弃了对文登川地区的争夺,此次战役他们派出了97辆坦克,被摧毁了78辆,并且阵亡了两万人左右。事后美军得知,负责阻击他们的志愿军只有204一个师,士气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。

小结:

抗美援朝是中国的立国之战,刚刚完成建国独立的中华民族,面临当时不可一世富强无比的美国,却没有丝毫露怯与胆寒,而是展现出了骁勇英姿和无双风采。时代的接力棒从未熄灭,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然是任重道远,砥砺前行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石景山红了!因为要过年啦